1.专业介绍: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2024年首次招生。

专业代码:260703

专业名称: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职业面向:研发智能驾驶算法,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方面的算法设计和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工作,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岗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实现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结合汽车“新四化”发展,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实验成果应用、复杂问题解决、复杂操作进行等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开发和测试,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3.主干课程:

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传感器标定与测试、线控底盘系统改装与测试、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自动驾驶汽车场景应用与测试、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理论与性能评价、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车路协同系统测试与维护、智能座舱应用与测试

4.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训资源包括: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实训区、智能交通模拟仿真沙盘实训区、智慧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等,为学生提供虚实一体的实训体验及学习环境。目前已经投资的实训经费为2000万,生均教学设备值为10.4万元/生。

1)智慧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我校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打造智慧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前期工程总投资4700万元,占地面积共计11万平方米,由智能汽车工程研发中心和车路协同中试基地组成,其中工程研发中心包括线控底盘改装实训室、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实训室、智能汽车整车调试实训室等,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1 车路协同中试基地

 

2 车路协同数字孪生实训区

 学生在智能汽车整车调试实训室等区域可以进行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传感器的安装、标定、调试,掌握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特点,本实训区是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备赛区,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取得多项成绩,先后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职业院校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等成绩。

 

3 线控底盘改装实训室

 

4 智能汽车整车调试实训室

2)智能交通模拟仿真沙盘实训区

智能交通模拟仿真沙盘实训区,如图5所示。该沙盘模拟车-路-云的交通环境,学生通过对智能小车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模块等各个模块的组装,修改小车控制软件,实现自主巡线行驶、交通标示线识别、障碍物检测等。通过模拟沙盘智能小车的实践,学生更加理解车联网等抽象的概念和控制原理。

 

5 智能交通模拟仿真沙盘实训区

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2021年学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功入选首批职业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通过融合校企多方资源,建立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大实训中心,即“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公共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虚拟仿真体验中心、虚拟仿真研创中心”。基地建设效果图见图6。项目投资为1500万,2022年建设,2023年国家教育部验收。

4)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

专业与启明、百度等企业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实现企业在校园内办公,无缝对接企业日常工作,拉近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落实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习中有实习,实习中有学习,让学校体系真正融入企业生产时间中,在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促进教学与产业共同迭代升级。紧跟行业发展方向,不断引进产业链中的头部企业,努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科研、测试、运营、社会服务、创新实践等全维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