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为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回应学生成长需求,汽车工程学院2025年11月11日成功举办学生座谈会来自各年级的三十余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教学质量、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等学生关切问题进行了坦诚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副院长李文博、专业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学院综合办主任杨宇主持

1  座谈会学生交流发言

直面关切:师生共议教学实践优化路径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在课程设置、实训条件、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2025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本科)石津旭同学反映了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操作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以便更好地对接未来岗位需求。”对此,专业课教师孙致尧现场予以积极回应,透露学院将结合新一轮“双高”建设启动新能源实训中心扩建项目,届时将引进涵盖主流品牌的新能源教学车辆及全套检测工具,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疑虑,李文博副院长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学院正积极推动“课证融合”改革,计划与一汽红旗、吉利等知名车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将“智能网联工程师”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直接融入教学内容的新课程体系,旨在实现“学习过程与技能认证同步,毕业能力与就业要求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务实举措:系统规划三大重点改进领域

基于座谈会收集到的宝贵意见,学院迅速梳理并初步制定了《学生意见整改清单》,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改进措施:

课程体系动态更新:为紧跟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对部分传统课程进行优化,例如将《机械制图》的理论课时适度调整,腾出的学时用于加强项目化、综合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校企协同深度拓展:将进一步深化与本地5家核心汽车企业的合作,共建“企业导师工作站”,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每月来校进行案例教学与技术分享;并行推进“企业订单班”建设,为学生提供提前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生产项目的机会。

学业支持精准强化:建立健全“教师-学生”一对一学业指导机制,尤其针对学习难度较大的《通信技术基础》等课程,将常态化开设专题辅导与答疑专场,助力学生攻克学习难点

着眼长远:构建持续改进的育人生态

李文博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生是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类座谈会将成为学院倾听学生声音的固定渠道,每学期定期举行确保学生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响应与有效落实。他还向师生们展望了学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学院计划于2026年重点支持学生在智能改装车、无人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并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高端平台,择优推送优秀学生作品参赛,以赛促学,以创促教。

2  李文博副院长总结发言

本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师生间畅通高效的沟通桥梁,更收集到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手资料。下一步,汽车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反馈的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撰稿:杨宇 初审:年雪艳 复审:李文博 终审:李东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