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吉林省教育厅组织、我校牵头,联合长春职业技术大学、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汽车领域专产对接调研总结研讨会”“新能源领域专产对接调研总结研讨会”两场高规格研讨会相继召开。吉林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赵新雅、静静老师,6所参与院校相关校领导及教务处、学院负责人齐聚,共同聚焦“破解职教与产业适配难题”核心命题,总结双领域调研成果,为吉林省汽车、新能源两大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我校副校长韩萍在致辞中强调,无论是汽车产业的数智化转型,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其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她表示,两场调研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更要以此为样板建立常态化专产对接机制,推动“专业跟着产业变、课程跟着技术变”,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 “无缝对接”。作为牵头单位,长汽大学将以成果转化为核心,全力促进专业与产业精准适配。
赵新雅在发言中充分肯定双领域调研“目标明确、数据扎实、问题深刻”,并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拧成一股绳’的持久战”。她对后续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确保 “问题清单” 变为“成效清单”;二是要建立“动态跟踪—定期评估—持续优化”长效机制,避免产教对接“一阵风”;三是要强化政策支持,为院校专业调整、校企深度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赵新雅表示,吉林省正处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关键期,职业教育必须勇担“人才供给主阵地”使命,希望各院校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推动汽车、新能源两大领域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研讨会召开之前,6所院校分别针对汽车、新能源产业的人才需求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团队深入全产业链企业,精准剖析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用人需求及院校适配短板,针对性提出动态调整专业、优化课程体系等四大优化方向。
研讨会上,6所参与院校围绕各自领域的“适配痛点”亮出特色解法。与会代表就调研报告优化与后续工作重点展开研讨,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机制保障等多维度达成共识。此次调研及研讨成果,为完善调研报告、推进产教融合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此次活动的牵头单位,长汽大学将继续肩负使命、主动作为,依托汽车领域专业优势,以调研成果为指引,推动专业群与汽车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助力企业突破数智化转型瓶颈,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稿:杨宇 初审:年雪艳 复审:杨宇 终审:李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