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由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汽车行指委”)课程思政专门工作委员会、教师发展专门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承办的“汽车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创新发展暨教学成果培育研讨会”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课程思政,推进数字化赋能”为主题,吸引了全国近80所职业院校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130余人参与。
图1 “汽车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创新发展暨教学成果培育研讨会”顺利召开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作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圆桌论坛嘉宾,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问题,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提出的“双引擎”驱动策略,引发与会专家共鸣。
圆桌论坛:聚焦AI赋能,共探职教转型路径
5月24日下午,“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圆桌论坛正式开启。该论坛紧扣《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大模型应用”“数字教材”“终身学习”等核心要求,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曹东璞、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陈黎明、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田兴政、柯柏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卞合善五位嘉宾共同参与,围绕“政策落地路径”“AI+汽车人才需求”“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师数智素养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图2 我校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右3)担任“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圆桌论坛嘉宾
作为论坛嘉宾,李东兵院长结合职业院校实际需求,以“人”为切入点,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引擎”驱动策略,引发热烈讨论。
图3 李东兵院长作为特约嘉宾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圆桌论坛上发言
李东兵院长核心观点:以“双引擎”激活教育数字化动能
李东兵院长在发言中提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人”的能力提升与技术赋能的协同,需从“师生数字素养”与“教师队伍建设”两方面同步发力:
第一引擎:将数字素养全面纳入师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数字素养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适应未来产业变革的核心竞争力。”李东兵院长认为,职业院校需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数字工具应用、数据思维培养、AI伦理认知等内容融入师生评价标准,通过课程改革、实训考核、竞赛激励等方式,推动数字素养从“附加能力”转变为“必备素养”,为“AI+汽车”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引擎: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行动
针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数智能力短板,李东兵院长提出“双轨并行”策略:
强化教师数字技能培训:通过“AI+教学”工作坊、数字化教学竞赛、企业实践轮岗等形式,提升教师在数字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设计、智能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的实操能力;
推进数字人导师建设:探索引入垂直领域AI大模型开发数字人导师,发挥其在知识更新、个性化辅导、跨场景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与真人教师形成“互补协同”——真人教师聚焦价值观引导、实践经验传递与综合能力培养,数字人导师则承担知识检索、案例库更新、基础技能训练等任务,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双引擎”动力。
“这一策略既回应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数字素养提升工程’的要求,又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色,为院校提供了可操作的转型路径。”圆桌论坛主持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刘学军在总结中特别肯定了李东兵院长的观点,认为“双引擎”策略为职业院校应对“AI+汽车”时代的人才培养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抓住了教育数字化的本质——技术为人服务,而非替代人。
会议成效:产教共商,为汽车职教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产教对话、校际协作的高效平台,更以各论坛嘉宾的深度思考为起点,为汽车职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找准了“人”的坐标,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的“AI+汽车”复合型人才注入了新动能。
(撰稿:杨宇 初审:年雪艳 复审:杨宇 终审:李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