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2016年是学院改革与大发展的起步之年,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我与学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团结协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党群工作

一年来,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做到学以修身,学以养德,廉洁自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章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规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组织开展 “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查摆存在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本职工作。

我主抓汽车工程学院党支部建设,重点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建立3个党小组,加强党支部管理,认真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等,建立每周二下午全体党员集体学习制度,将学院周例会与“两学一做”学习有机结合。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汽车工程学院获“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本人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关心学生和教工,全心全意为学生和教职工服务,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为2名孤儿捐款,开展心连心精准帮学活动,服务双困生同学。

二、真抓实干,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强化品牌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1.  2016年,招生523人,就业率90%。

2.  完善2016级汽制、汽试、新能源汽车、汽造、汽制四年制等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继续汽制专业弹性学制(四年)试点工作。修改完善中职-高职“3+2” 5年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3.订单项目:做好一汽技术中心汽车试验技术专业订单班。

4.狠抓课程建设。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初步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资源库建设工作,完成15门课程网上资源建设。鼓励开发信息化课程建设,教师制作的微课等教学资源不断进入课程。加强与企业企业交流和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入校讲学。

5.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与吉利汽车公司签署校企合作项目,洽谈下一步合作基地建设和订单项目合作。与日产中国设计中心达成校企合作意向,每年为学生开展培训。学院正与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新能源汽车、汽车试验等领域洽谈合作。

6.国际合作。组织教师参与大众机电师资项目,利用与德国大众合作的优质平台,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和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创品牌。2016年,我们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联合日产中国设计中心开展国际化的企业模型专家进课堂活动,与日产中国设计中心这一国际化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7. 企业实习与毕业实践。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70名学生到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实习,汽制、汽试327名学生到一汽-大众企业实习,学院成立教学团队到企业开发课程,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

学院加强毕业实践管理,分9个答辩组,通过在校、异地和视频答辩等形式,组织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取得很好效果。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实践管理,从2014级开始,建立毕业实践学生月报制,通过学生反馈每个月实习收获,进一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密切师生沟通与交流。

(二)抓师资培养,提升教学团队水平

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培养。组建老中青教学团队,发挥兼职教师作用,以长白山技能名师为引领,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发挥全晓龙“长白山技能名师”作用,培养汽车骨干教师。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派郑涛、陈歆研、王慧怡、赵振宁、赵宏涛、蔡文博、郝俊等参加国内培训,本人带9人团队到日本参加电动汽车技术培训班。鼓励教师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多人获省级奖励。

(三)重视教科工作,提升教科研整体水平

汽车工程学院目前主持教学研究项目有17项,其中: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6项、汽车专指委项目2项、省级立项 9项。本年度发表论文19篇,其中国家级论文8篇、省级论文8篇、EI源刊1篇,出版教材4部,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2个。

本人参与EI源刊1篇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1个。

(四)全力配合新汽车工程学院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

配合新学院楼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学院的建设方案,细化每个实训室建设项目,配套好设备基础,完善新学院采购预算。同时,加强现有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完善汽车装调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区和汽车造型实训区,接收奥贷项目设备,分类管理。企业赞助教学设备包括北京现代整车2台、发动机4台、吉利轿车1台价值50万元。

(五)承办好技能大赛,准备新一轮赛项申报

成功承办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和2016年吉林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及行指委汽车空调大赛,收到好评。本人获“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6年12月,积极申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目前已过初审。

(六)做好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外开展社会服务

继续教育2016级招生105人,承担2016年一汽集团工会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开展的“第一期企业班组长内训师培训班”导师任务,密切校企关系。

完成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发动机装调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和技能鉴定工作,完成一汽参加全国装调工大赛赛前培训工作,省消防总队汽车拆装培训工作,培训取得满意的效果。

组织好100人的2016吉大青少年科技营来到我院参观学习任务,张永钊等同志参加河北阜平支教项目。

(七)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好学生工作

分析当前学生情况,掌握学生新特点,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扎实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社团和主题活动。组建以专业为依托的专业类社团,如“领跑者”赛车队、“E-TEC”新能源团队、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团队等,通过大赛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带动专业学风建设。

以“知行合一 圆梦自主 做中国汽车人”为主题,打造自主汽车文化,邀请红旗CA770设计者贾延良先生为我院学生做专题讲座。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完善学生制度建设,修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考勤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汽车工程学院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使学院学生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发挥学生干部队伍作用,做好2016年各项集体、个人评审表彰工作,利用身边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制订“心连心”精准帮学活动。

推进“5S”教育,坚持安全教育,学生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教育学生防止高校网络电信诈骗、网络借贷、传销等新的安全问题。

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实习管理工作,推动学院就业工作。目前学院2016届就业率为90%,2017届学生就业率为95%。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教具开发”项目荣获银奖,“互联网+长春德讯3D打印服务”项目荣获铜奖。通过大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八) 加强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通过完善教学日常管理与流程,建立学院教学运行情况周通报制度,建立学生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缺课情况,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完善学院采购工作流程和办法,建立采购项目论证报告制度,规范管理。

(九) 取得荣誉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雪雕比赛三等奖。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团队荣获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15级汽造专业在第15届CATICS网络CAD竞赛中获三等奖;

 2016年第二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教具开发”项目荣获银奖,“互联网+长春德讯3D打印服务”项目荣获铜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雪雕比赛获得 “最佳创意奖”、“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奖”;

 我院喜获“清华行云杯”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二等奖,“北汽新能源杯”纯电动汽车服务技能大赛优胜奖;

 学生参加“领跑者”赛车队首次参加巴哈大赛获得优秀奖;

 杨宇在第四届吉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喜获三等奖;

 郝俊、李文博等获吉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在校油泥雕塑比赛中,我院选手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毕方英、陈歆研、侯建、陈思获学校2015—2016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王春波获学校2015—2016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赵晓宛、郝俊获教书育人党员先锋岗”称号;

 杨柳获“管理服务党员先锋岗”称号;

  杨焕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汽车工程学院党支部获学校2015—2016年度“先进党支部”称号;

  汽车工程学院王春龙、刘冉航获得我校“2016年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冠军和季军;

  李亚杰等撰写的论文“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培养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学院荣获学校“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赵宇获获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

1. 对专业发展的规划不到位,需要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科学规划专业群发展规划。

2. 对课程研究,特别是网络信息化课程的研究不足,需要加强学习、沟通与交流。

  四、2017年工作计划

以新汽车工程学院建设为中心,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引领的汽车工程品牌专业群建设,强化专业品牌,注重内涵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建设,加强管理,全面提升体系能力。

1. 新汽车工程学院建设

 完成新汽车工程学院建设、搬迁、设备安装,办公与教学环境建设,学院文化建设,2017年9月启用;

 完成中央、吉林省及长春市政府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

2. 强化品牌专业建设,做好专业标准开发,科学调整招生计划,申报新专业

加强专业及品牌专业群建设,做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项目。

做好专业招生计划调整后教学安排,申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组建新专业开发团队。

3. 国家和吉林省技能大赛承办工作

做好2017年吉林省和国家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的承办工作。

4. 示范专业建设,专业改革试点,做强品牌专业群

 吉林省示范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的建设及验收工作;

 汽车工程专业群品牌建设项目:完成软硬件建设;

 做好汽车造型技术专业“3+2”衔接工作;

 完善汽制专业四年制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汽制四年制弹性学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

 做好汽车试验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

5. 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网络信息化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库建设

加大网络信息化课程建设,建设实用的课程平台,初步完成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实现5门以上课程资源上网。

开发大众“机电一体化”车辆高级师资认证中心新能源课程。

6. 名师引领,发挥课程团队作用

利用2个长白山技能名师专家工作室,带动教师团队能力提升。同时组建老中青互帮互学教学团队,加强课程团队建设。

7. 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完成国家、省、市、校级课题结题验收工作。

8. 开拓就业市场,提升就业质量

 加大与企业合作,争取开发10个以上企业,重点开发汽车研发、试验、新能源等汽车企业;

 加大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工作。

   9.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

 建设好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发挥学生干部作用。

   10. 完善制度和流程建设,科学管理上水平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学院管理水平;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完善管理流程;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将在新的一年迎接挑战,勇担重任,改革创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上一篇:下一篇: